培训机构的水很深,有人做得风生水起,有人做得举步维艰。
据不完全统计,现在的培训机构,只有在15%盈利,剩下的有70%在亏钱,15%在彷徨。
一个培训班开始废掉的3种迹象
1- 低位循环
不少中小型培训机构的生存状态,可以用“低位循环”来形容。
低位循环的特点是“收费低、教师工资低、教学质量低”。
两年前,有的大型培训机构推出了“50元/9天课”和“1元/科”的低价课程,轰动了整个行业,导致中小型培训机构不得不再次下调课程价格,利润瞬间大幅缩水。在利润下降的情况下,为了维持机构的运营,不得不压缩教师的工资,或者延缓涨薪的时间,这必然会影响教师的积极性,使得教育质量降低。
我们都知道,促销是打开市场的必要手段。但是,过度价格战,低价竞争,不仅损害同行、累死自己。
2-资金链断裂
现金流的问题,一半出在“收钱”的时候,一半出在“花钱”的时候。主流的收入确认模式无非分两种:以“消课”作为收入确认,和以资金到账为确认的方式。
培训机构一般都采取预收费模式,所以在学员入学之初,企业账上的现金流会显得非常好,这很容易就让一些机构产生幻觉——我们的确认收入和利润非常好。
这种错觉非常致命。
培训机构的课程是有周期的,收上来的钱是要通过“课耗”来确认收入和利润的。预付费经营模式下,由于培训机构是“今天花明天的钱”导致部分培训机构盲目乐观,挪用学费用于投资,结果导致资金链断裂。
正确姿势是以“消课”确认收入,这种核算方式满足会计准则中“培训收入在培训活动执行完毕时确认收入”的要求;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客户预缴学费在资金管理上的安全性。
3-初创的特色丢失
刚开业时生源好,靠的是当时的特色课程、招牌科目,它们是一个学校的魂。
学校的定位、课程的设计是精选策划的,若是运营良好,就不要容易改动,更不能在没有经过市场调查的情况下,胡乱增加教学品种,删减特色课程。
当特色课程和招牌科目没有得到承继,能为学校带来的生源也将随之而丢失。
另外,学校运营到一定时刻,会有企业文化的积淀,也培育了一帮忠诚的老职工,他们是发明企业文明的人。丢失了老职工就相当于失去了学校的根。
根源——“作坊”思维
培训机构的“作坊”思维主要表现在:(1)以为扣掉房租和教师工资就是利润,很少考虑折旧、均摊、沉没成本和隐性成本;(2)老板沉迷于上课,不考虑经营、市场推广;(3)忽视与人才梯队建设,还在践行十几年前的那套培训经验;(4)只顾当下收入,不投资未来或者盲目扩张;(5)教学依赖教师,无标准化。
对策:
1- 向管理要利润,是走向成熟的标志
拿教学来说:在25-35%的行业平均成本浮动内,如何通过高效管理赢取10%的成本差额?
中小机构的管理不应该是简单的拿来主义,不管是教学、市场、销售,亦或是行政的管理,都需要管理者走心地却分析、发掘适合自身的管理方式。
(1)规范使用促销手段
免费赠品、打折、现金返还,这是我们最常用的促销方式,不过,这三种方式对于品牌价值的影响是有很大差别的。曾有研究结果表明,在价格减让幅度相同的情况下,消费者对提供可选择免费赠品这种促销方式评价最好,打折次之,现金返还这种促销方式的评价最差。
(2)建立完善的教师培养体系
摆脱高薪吸引成熟教师的方式,从而获取更小的整体教学成本。
优秀的教育机构和老师,除了日常教学外,他们还要不断学习充电,通过看书、上大师课、练琴等方式来提高自己,还为学生选择好的音乐活动,如:比赛、音乐夏令营、音乐之旅、音乐会等让学生去实践。只有自己提高教学水平,才能更好教育学生。
(3)提高客户的满意度
办学主要靠沟通能力与学习能力,通过满意度的提升来获取续费与转介绍客户,这部分客户的增长,进而又助于大大降低机构的市场(招生)成本。
(4)组织架构要以营销模式为核心
培训机构员工分成两大类:赚钱的员工和不赚钱的员工。
① 赚钱的员工主要是指我们的营销人员和教研人员,他们属于具体职能部门,为培训机构创造直接的效益(尤其是营销人员)。② 不赚钱的员工主要是指我们的平台人员,包括行政、人事、财务、学管师等,他们为“前线士兵”保驾护航,提供后勤保障支持,他们属于成本开支的部分。
培训机构必须保证赚钱的员工比例高于不赚钱的员工,否则公司就面临亏损。
相当多的培训机构由于整体市场意识、销售意识的淡薄,能力的薄弱,一方面导致经营困难,一方面其实也在造成着巨大社会资源的浪费。组织架构必须要以营销模式为核心,与运营系统和团队建设相紧密关联的,是目标不变,计划随时调整基础上的变动性优化的过程,是动态的、运动的。
2-引入规范化的运营标准
中小型培训机构要获得稳定健康的发展,规范化运营,通过业务能力提升来获取利润是必经之路。
只有优秀的商业运营,才能给教育本身带来更有保障的成长空间。
引入规范化的运营标准,从而更对自身的运营状况有更清晰的认知;提出合理的发展规划,通过合理的风控,为机构建立长期稳步的成长空间;而最重要的,是完成从某一专业领域(如教学)到整体运营管理的思维转变,从而在商业的框架下,推进机构在可控范围内稳步发展。